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市農業農村局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許珂。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銅陵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吳詠梅,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管理服務中心主任何永紅,歡迎你們的到來。
(嘉賓打招呼: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大家好?。?/font>
(一)問:前段時間,很多網友、熱心群眾反映我市“加拿大一枝黃花”頻發,請問政府部門如何應對防除?
答(吳詠梅):加拿大一枝黃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今年的十月至十一月“加拿大一枝黃花”開花期的時候,我們多次接到了熱心市民朋友的反映,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周密部署,要求堅決打好秋季防除戰役。
10月份,我們以市委農辦名義印發了《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加拿大一枝黃花”全面防除行動的通知》(銅農工辦〔2022〕17號),以“政府主導、屬地負責、行業監管”為防控原則,各縣區人民政府是本轄區防除工作的責任主體,對本轄區“加拿大一枝黃花”防除負總責,各行業部門根據職能分區域做好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基本農田,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國道、省道等道路沿線區域,水利部門負責河、湖、庫區及岸邊區域,住建部門負責城市園林、綠化帶,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林區、自然保護區、濕地,文旅部門負責風景名勝區及主要景點區域的防除監管;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花卉市場開展專項檢查,禁止引進和銷售加拿大“一枝黃花”及其復合種等外來有害生物,防止造成人為擴散等,通過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將防控工作不斷抓嚴抓實。
十月以來,各地鄉鎮、村、社區抓住“加拿大一枝黃花”成熟期前的有利時機,集中開展了多次鏟除活動,市、縣農業農村部門通過廣播電視臺、短視頻等渠道開展了技術宣傳4次,出動市、縣、鄉鎮農技人員一百余人,發放宣傳手冊若干。據統計,今年全市“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面積11423畝,實現防治4657畝,其中農田生態系統內“加拿大一枝黃花”全部得到防治清除,整體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截至目前,今年的防控工作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繼續鞏固當前的防控成果,抓好明年春、秋兩季的關鍵時間節點,采取物理、化學等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進一步遏制“加拿大一枝黃花”在我市擴散與蔓延的勢頭。另一方面,把防控工作與全國農業外來物種普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將“加拿大一枝黃花”列入我市重點外來入侵物種清單,計劃在2023年底前完成普查,從而全面掌握該物種在我市的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為后續制定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客觀、全面、準確的信息和參考。
?
(二)問:“加拿大一枝黃花”如何進行識別,防治上主要有哪些對策?
答(何永紅):“加拿大一枝黃花”屬外來物種,原產北美,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后逸生成雜草,并且是惡性雜草。它的根狀莖發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快,生長優勢明顯,與周圍植物爭空間、爭養分、爭水分,破壞生態、蠶食肥力。
防治時間。加拿大一枝黃花一般于3月上旬萌芽出土,4-9月份為營養生長期,10月中下旬開花,11月底至12月中旬種子成熟。苗期化除,成熟期人工鏟除效果較好。
防治方法。4-5月,殘存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地下莖和種子將上年發生的區域再次萌發,可選用“草甘膦加二甲四氯或敵草快二氯鹽”等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或人工防除,以增強防除效果。
10至11月份“加拿大一枝黃花”盛花期,人工鏟除。此階段一是易識別,生物學特征最顯著;二是易發現,數百米遠即可見;三是效果好,種子未成熟防擴散效果顯著?!凹幽么笠恢S花”植株已經充分生長成熟期,且在分布上和其它競爭植物混為一體,已不適于化學防除。建議組織人力,連根鏟除,集中處置。
為有效減少種子傳播源,要抓住一枝黃花種子還未成熟的有利時機,迅速將所有一枝黃花植株連根拔除并通過中耕將遺留在土壤中的根莖等無性繁殖器官揀除,帶出田外集中焚燒銷毀,做到斬草除根。
加拿大一枝黃花焚燒。對于加拿大一枝黃花連片生長區,針對其根系分布較淺的特點,一般采用連根拔除之后焚燒的方式進行防治。也可以在開花期剪去花枝,減少種子形成數量。此法相對簡便但不徹底,無法清除地下繁殖器官。將其花穗剪去,將地上部分和塊狀莖拔出,之后將這些盡快集中焚燒干凈,防止種子、根狀莖和拔出部分的傳播擴散。
2021年,湖羊養殖者項繼忠和浙江省農科院畜牧所蔣永清專家團隊開始試驗將“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湖羊飼料。經研究“加拿大一枝黃花”是非常好的湖羊飼料有清涼解毒的作用。項繼忠介紹,適時收割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生長早期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類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被湖羊吃進肚子,再經過消化系統的分解,排出的羊糞中就不再含它的種子了。
?
(三)問:2021年12月23日,安徽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啟動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等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請問什么是“兩強一增”行動?
答(吳詠梅):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簡稱“兩強一增”行動,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點題、謀劃,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提出具體要求,分管省領導牽頭落實。今年初,為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成立了市“兩強一增”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皟蓮娨辉觥毙袆影l展目標是:到 2025 年,力爭我市農業勞動生產率達4.8 萬元/人、農業畝均產出率達10760元、農業技進步貢獻率達67.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以上, 一產增加值力爭達8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達3萬元。具體抓手是十六項行動:科技強農,開展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種業提升建設、種養業提質增效、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農業綠色循環發展、數字賦農等六項行動。機械強農,開展優勢特色農機壯大、特色農機研制補短板、全程機械化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業“標準地”改革、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等六項行動。增加農民收入,開展工資性收入提升、財產性收入倍增、經營性收入壯大、轉移性收入擴量等四項行動。
(四)問:我市“兩強一增”行動目前進展如何?
答(吳詠梅):圍繞“兩強一增”行動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細致謀劃,多措并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我市“兩強一增”行動落地見效。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4882元,同比增長5.8%;農林牧漁總產值55.3億元,增速4.8%;一產固定資產投資額7.56億元,同比增長40%;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6.87億元,增幅8.4%。
(一)“三好”并舉,讓“兩強一增”行動“理得清”。
一是下好“一盤棋”。構建“1+4+16+N”工作模式,即:“1”個全市總方案【《銅陵市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方案(2022-2025年)》(銅發〔2022〕7號)】,“4”個縣區子方案,“16”個專項行動方案,再加上“N”個專題方案,形成市、縣聯動,合力推進。二是編好“一張表”。圍繞我市“兩強一增”48項具體任務,篩選83個項目,落實到縣區、鄉村、企業,納入月度調度推進。三是攥好“一把尺”。建立健全協調、調度、督查、通報等機制,將“兩強一增”行動納入鄉村振興考核調度。
(二)“三鏈”并延,讓科技強農成效“看得見”
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著力推進“四新”成果轉化運用,促進科技強農。一是延伸人才鏈。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打造省級鏈式復合型科技特派員團隊5個,推動科技特派員由“單打獨斗”向“組團聯動”轉變。開展高素質農民等各類農業技術培訓近1.5萬人。二是延伸產業鏈。加強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鏈雙招雙引,開展了“百日攻堅、實干爭先”等系列產業鏈招商行動,新簽約、新開工、投產項目58個,總投資額150億元。三是延伸數字鏈。先后組織“蟹之都”“銅草花”等10余家電商企業開展產銷對接活動10余次,幫助銷售農村產品近4000萬元。新培育4家年網絡銷售額超1000萬元農村電商企業。有機地標、張林漁業等4家企業獲得省級農業數字工廠認定。
(三)“三基”并建,讓機械強農實效“摸得著”
以提高農業畝均產出率為抓手,重點提升農業耕種收機械化率,推動機械強農。一是加快基層農機服務中心建設。提前完成全市3個育秧中心、3個烘干中心、3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任務。二是加快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9.07萬畝,工程形象進度91.6%,提前完成年度目標。試點推行“一戶一塊田”改革1.6萬畝。三是加強農機基礎裝備研發建設。田田青農機公司水稻精量播種機、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姜收獲機、安徽友力節能設備有限公司白茶自動加工機等3類新機具均已研制出樣機。匯宇實業有限公司油菜聯合收獲機械研發項目獲得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公開競爭類立項。
(四)“四促”并重,讓農民增收成果“享得到”
以增加農村居民收入為目標,全力保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農民富裕富足。一是擴大就業促增收。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近1.2萬人,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7646人。今年以來,涉農貸款余額436億元,增幅高出全省4.05個百分點。二是盤活資產促增收。全市以股份合作形式的“三變”改革村(居)345個,占比達87.8%。統籌財政資金3600萬元,遴選扶持72個村發展村集體經濟,目前實現了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三是激活經營促增收。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32家,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4415個。夏糧實現面積、單產、總產、單價、效益“五增長”,獲省農業農村廳通報表揚。8月份,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來銅調研指導抗旱工作,對我市在農技指導、科學調度用水、抓好田間管理等方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農民日報》專版刊登我市抗旱保苗的典型做法。今年全市油菜面積明顯擴大,良種覆蓋率達100%,10月19日全省秋種(油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推廣我市經驗做法。四是提高保障促增收。撥付縣區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稻谷補貼9.2億元,惠及農民近50萬戶次。通過實施“8+1”綜合救助政策,兌現農村低保戶和特困人員補助資金1.11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力推進“兩強一增”行動落細落實,推動全市“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結束語:感謝吳總和何主任做客我們節目,也感謝廣大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