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市生態環境局
?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許珂。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郭忠,歡迎您的到來。
?
問題1.郭局長您好,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全年工作也進入收尾階段了。今年我們聽到了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了解到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
答:好的。今年以來,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決落實好省生態環境廳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攻堅年度目標。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截至目前,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排名全省第五??h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納入年度考核的地表水斷面水質均值達到目標要求。聲及土壤、輻射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穩定。
二是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成效顯著。省“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涉及我市164個,已完成整改152個。其中國家層面交辦問題44個,已完成整改41個,其余3個問題正在整改推進中。同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領導包保、帶案下訪、縣區互查等方式,集中解決群眾身邊環境問題。
三是基礎能力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加強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系統運維管理,及時完成異常事件閉環管理。實施鄉鎮駐地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
四是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全面加強。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完善環境信訪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提高環境風險防范化解能力。。構建“三線一單”環境管控體系,強化自然保護地管控力度,開展自然保護地專項整治行動。
五是生態環境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建立并落實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環評分類管理豁免清單、告知承諾制、重點項目環評審批調度等制度措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扎實開展重點項目環評審批工作。
?
問題2:謝謝郭局長的介紹,我們能切實感受到全市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近日,我市一企業首聘生態環境保護特邀監督員,對此您怎么看?
答:好的。企業實行生態環境保護特邀監督員制度,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社會監督,保障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的重要舉措。企業開門納諫,主動接受監督,虛心聽取意見建議,實事求是回應關切,切實做到在監督下依法合規生產。我們生態環境部門將全力做好服務,為特邀監督員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及時幫助解決監督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保障監督工作順利開展。通過三方的共同努力,用大家辛苦工作指數換取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數。同時也希望通過社企共建,更好地發揮“近鄰”力量,實現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推動環境質量提升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
問題3:我們知道,完善全過程監管機制,著力做好生態環境重大風險防范,對于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至關重要,請問我局在此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答:好的。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將做好環境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完善生態環境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機制, 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一是強化源頭管控。健全以環評制度為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嚴格涉?;?、重金屬、危險廢物、放射源等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強化環境風險評價、園區環境監測與預警能力建設,提高建設單位環境風險防控水平。加強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落實涉環保項目“鄰避”問題防范化解“零報告”制度。
二是加強過程監管。完善地表水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加強汛期跨界水體水質預警監測,建立健全跨界水體共保聯治工作機制。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零行動”,提升水源地風險管控能力。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控、重有色金屬等礦區及耕地集中區域周邊礦區無序堆存的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整治。持續開展放射源清查行動。建立健全環境風險輿情監測與處置機制,及時穩妥處置生態環境輿情。實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充分發揮有獎舉報機制激勵作用。
三是提升應急能力。完善環境應急預案體系,及時修訂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動態管理重點行業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推進長江及重要支流 “一河一策一圖”應急響應方案編制,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
問題4:“十四五”時期,咱們市生態環境局將如何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下嗎?
答:“十四五”時期,我市“無廢城市”建設將以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導向,堅持系統觀念,注重機制創新,突出協同增效,強化源頭減量、資源利用、減污降碳和生態修復,一體推進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園區循環化改造、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生活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發揮部門聯動和政策集成效應,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無廢城市”建設機制更加健全,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無廢城市”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增強,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碳達峰行動、推動城市全面綠色轉型,建設“四創兩高”現代化幸福銅陵作出貢獻。一是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工業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提質增效;二、實施農業綠色提升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檔升級;三、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提標擴面;四、促進綠色建筑快速發展,補齊建筑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設施短板;五、提升利用處置和監管能力,嚴格管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六、推廣再生資源回收新模式,構建高效循環利用產業體系; 七、加強四大支撐體系建設,提升“無廢城市”建設能力。
?
問題5:在今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減污”“降碳”及“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詞被頻頻提及,“雙碳”工作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那么請問市生態環境局在碳排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答:
一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基礎工作,完成2020年度全市重點企業碳排放情況核算與核查工作,編制銅陵市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
二是按照生態環境工作部署,將皖能公司等3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組織企業參加碳市場配額分配培訓、信息確認及配額核算與獲取等工作。
三是積極推動新能源應用。實施燃煤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替代,推動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新投入的城市公交均為新能源車輛。支持風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
四是探索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依托樅陽海螺3# 5000t/d水泥生產線,建成水泥窯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年消耗生物質15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0萬噸。
五是嚴格落實“三線一單”,加強規劃環評審查和項目環評準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大力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配合有關部門,綜合運用節能、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措施,依法依規有序淘汰落后產能。
問題6:郭局長,可以給我們談談明年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初步考考慮嗎?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實施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提升行動,保障糧食安全;二是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回頭看”,防范在產企業新增土壤污染;三是加強用途轉化“一住兩公”地塊管理,嚴格管控建設用地土壤風險;四是推進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五是深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藥化肥減量化、水產養殖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六是探索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工作。
?
結束語:感謝郭局長的介紹,本期節目就到這里,感謝收看,再見!